本報記者 姚炎中 董新華報道
2009年5月28日,農歷端午節(jié)。這個假期是實行小長假以來第一次在端午節(jié)休假,鄭州市惠濟區(qū)雙橋村的“農園合作社”迎來了他們熟悉的客人:一些在鄭州上班的市民在假期里帶著老人和孩子。他們來到雙橋村“自家”的菜園里,拔草、摘菜,孩子們欣喜若狂地在田里干這些“農活”,老人們則在田里回味著當年“汗滴禾下土”的艱辛和喜悅。
據雙橋農園合作社負責人王鐵成對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介紹,端午節(jié)來雙橋管理“自家”土地的鄭州市民有幾十人,大多是年輕人帶著老人和孩子到這里“體驗”農家生活?!皝淼淖疃嗟木褪侵芨T评先艘患?,來了十五六口人?!蓖蹊F成說。
2009年4月22日,雙橋農園合作社在鄭州市惠濟區(qū)雙橋村掛牌成立。這個“試運營”階段的合作社,現在的成員只有雙橋七組10多戶居民,土地40多畝。雙橋村委會主任王順利對記者說:“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質量,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關心,現在城里一些人很想在鄉(xiāng)下找一塊土地,種植一些‘綠色’的瓜果蔬菜自己享用;有的市民喜歡體驗一下田園式的農耕生活?!蓖蹴樌f,“把村里現有的土地資源進行整合統一管理讓市民認養(yǎng),既滿足了一些市民的需求,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。”
這些被認養(yǎng)的土地除了節(jié)假日他們自己的新主人來采摘和管理外,平時都有合作社統一安排入股的農民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統一的管理。合作社負責人王鐵成向記者表示,村民加入合作社采取自愿的形式。入股的村民,前期提供每畝每年1500元的生活補助,合作社統一給安排工作,對已經認養(yǎng)出去的土地進行統一管理,農園合作社發(fā)放報酬。合作社的股民就是雙橋七組的全體村民,每年按收益給股民分紅,收益共享。
記者在被市民認養(yǎng)的地塊里看到,村里對這些地進行了統一規(guī)劃,把土地分成每塊0.2畝的小塊,用籬笆隔起來,上面編號以便于認養(yǎng)的市民來的時候確認?!艾F在認養(yǎng)的價格初步定為每分地1000塊錢?!蓖蹴樌f。
據農園合作社負責人王鐵成介紹,第一批土地已經認養(yǎng)完畢,等收完小麥以后再進行下一步的規(guī)劃,沒有認養(yǎng)的土地,農民可以自己耕種。“合作社發(fā)展的過程中,土地認養(yǎng)可以按市場的需求進行定量。”王鐵成說,“這樣可以保證老百姓沒有損失只有收入,也可以逐步摸索合作社的管理經驗?!?/p>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雙橋七組早在2003年就統一規(guī)劃了村民的別墅區(qū),這些別墅中多余的窗明幾凈的房子則成為來認養(yǎng)土地的市民的臨時居所。來認養(yǎng)土地的市民到這里后,可以在村民的農家小院里品味別具風味的農家菜。
王順利表示,近郊的農村里年輕人一般都在外工作,種地的一般都是些年紀相對大些的村民,對農村的發(fā)展是很大的制約。近郊農村的土地的增收已經到了極限,再進行增收是不可能的。市民認養(yǎng)土地后,既不改變土地原有的性質,還可以增加收益,每畝地的收入可以達到8000塊錢以上。
對于合作社的發(fā)展,村干部已經有了更好的規(guī)劃。記者看到,在臨近別墅區(qū)的地頭,已經蓋好了一個粗糧加工車間,里面兩臺電動石磨已經安裝完畢?!斑@石磨加工成的粗糧口味極佳,絕對是天然的、綠色的,比現在大型機械加工成的面粉等糧食制品要好得多,許多養(yǎng)分不因為加工時的高溫而被破壞。將來這些產品能引起崇尚綠色消費群體的濃厚興趣。”隨行的村主任王順利向記者介紹。
在采訪中,記者遇到還沒有參加農園合作社的村民張小慧?!翱吹接惺鄳魠⒓恿宿r園合作社,我家也非常想參加,但由于我家的地塊離現在規(guī)劃的地塊太遠,所以還在迫切地等待?!睆埿』壅f。
成立農園合作社,只是王鐵成的近期目標,他還想以村里上千畝的土地為依托,加上村里現成的小區(qū)和別墅的優(yōu)勢,準備在這里打造一個鄭州市最大的老年人活動中心,在這里成立一個田園特色的農家村。
“合作社通過對土地的集中,形成規(guī)模,統一釋放,統一對外發(fā)配,統一收益,統一分配,讓利益人人共享。成立農園合作社的目的是讓村民的土地在原來的基礎的得到增收?!蓖蹴樌f。
相關閱讀